“碳中和領跑者行動”會客廳-首科院座談會
2023年2月2日,由中國發展網雙碳經濟頻道、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中科碳中和ESG數字研究院、首都科技發展研究院聯合舉辦2023年“碳中和領跑者行動”會客廳第二場活動——“綠色發展經濟學在中國“3060”雙碳目標愿景中的關系思考”座談會。
與會專家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沿海發達省份、西部自然資源豐富地區、長江流域跨區碳協同發展、新能源產業等重點、熱點雙碳區域發展問題,圍繞綠色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經濟基本原理,做了開放式深入研討。
關成華
首科院關成華院長開題表達了綠色發展經濟學是系統性地研究發展中國家如何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道路,實現從貧苦到富裕的轉變的發展經濟學。對綠色發展經濟學的創立背景、學術視野、結構框架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綠色發展經濟學是一門理論經濟學科,是從整體和宏觀上來探索如何推動發展中國家由傳統發展模式轉型到綠色發展模式,研究轉型系統規律的學科;綠色發展經濟學與相鄰學科關系緊密依賴,既需要廣泛吸收發展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學科的理論,又有其獨特的它的交叉性、前沿性、綜合性。
李建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標委會秘書長、雙碳頻道特聘專家、中科碳院院長李建發言闡述,當前處于中國雙碳發展道路初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我們有雙碳轉型的技術條件、產業條件、經濟條件、治理條件,也有黨的堅強有力領導,這些都是實現中國雙碳目標愿景的基礎條件。但是我們還要在理論原理、制度流程、管理標準、方法工具、產業平臺等體系機制方面加快研究和應用試點,為中國的雙碳發展構建堅實的思想體系。
首先,中國雙碳經濟發展要結合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能源資源稟賦特點、產業結構發展現狀合理規劃策劃短、中、長轉型路徑。中科碳院依托國內一線科研院所和專家,研發了基于地區經濟資源稟賦的雙碳轉型經濟框架原理、城市雙碳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城市六位一體雙碳服務大廳、產業碳大腦、大型組織碳中和管理標準和體系等理論、標準、平臺、工具,一定程度的推動了雙碳理論體系建設。
本期圓桌派李建推薦綠色發展經濟學這本書,關成華教授編著此書五易其稿,成書于2018年。本書選題具有開拓性,在全球資源危機下,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方式。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型國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同時也是當前碳排放增長最迅速的國家。發展中國家如何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是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共同愿望,但是目前成書時,尚沒有探討發展中國家如何實現綠色發展的相關研究。
本書涉獵廣泛,從人類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發展思路演變,綠色發展衡量測度開端,廣泛探討了綠色發展的國內、國際問題,包含人口、人力資本、技術、制度、金融、政府、市場和公眾等要素,以及全球貿易、全球環境治理等問題,高度凝練,建議從事經濟、綠色產業、政府決策等相關從業者研究。它的研究方法,包括了理論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在中國開展“3060”的雙碳目標愿景道路上,綠色發展經濟學理論能成為中國雙碳工作的重要理論支撐之一。中科碳院與首科院關院長的綠色發展經濟學作用異曲同工、不謀而合,未來碳院的理論產品得到關老師的經濟基礎理論的指導,也一定會走得更遠。
劉錦文
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建設工程分會理事長、北京中科中碳技術院院長劉錦文發言,認為中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優勢明顯,林、草、田、園、湖與丘陵、海洋產生的碳匯資源是我們中國推進“3060”雙碳目標、愿景的壓艙石,各個地區應該統籌、合理、優先開發這個碳匯基數資源。
綠色發展經濟學就是怎樣統籌、合理和優先的理論方法,中科碳院的城市雙碳服務體系、治理體系、評價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就是指導工具,今天各部委相關單位的代表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交流探討為中國自然碳匯資源的合理、統籌開發提出了理論依據設想。建議以此為專項課題方向,做系列更深入的研究。
商艾華
商艾華博士作為金融領域從業15年的產業研究首席分析師,深耕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多個國家基礎行業及新興產業。商博士從研究創造價值角度分享了碳中和科技與綠色金融的協同作用和關系,通過綠色技術推動地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綠色金融與產業進行緊密結合。介紹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股票、綠色基金、REITS基金、綠色指數、ESG投資、綠色PPP、碳金融、碳衍生、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等綠色金融工具。強調地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科技進步以及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需要有效借助金融市場力量為綠色技術應用落地助力。
目前國內市場ESG投資正逐步受到機構投資者關注,市場逐步形成了可持續發展投資理念,并有部分機構發行ESG基金來踐行這一理念,隨著國內上市公司不斷重視ESG信息披露,以及評級機構能力逐步提升,ESG投資生態將逐步完整。通過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方式推動政府、行業、企業、技術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將成為很重要的一種路徑。
馬昕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會展賽訓部馬昕主任作為受邀嘉賓,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以及重點推介了雙碳經濟頻道。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是經中央編辦批復成立、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的事業單位。中國發展改革報社響應國家雙碳政策以及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雙碳工作,特別開辟了中國發展網雙碳經濟頻道,系統宣傳推廣雙碳重大政策、權威專家解讀。針對重大雙碳政策信息進行系統性梳理、分析和展望。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 副總干事 石彤
雙碳經濟頻道著力推進各級政府、央國企、園區、上市公司、企業等主體決策者、產業界及研究者,準確、及時、系統傳遞國家雙碳政策、指導、機制、低碳科技、典型成功案例和經驗信息分享。面向消費者傳播雙碳思想,綠色消費理念,引導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形態;打造雙碳經濟領域國家級信息發布、交流和雙碳知識庫的權威宣傳平臺。
聯合各部委、科研院所、央國企、上市公司及優秀綠色技術領軍企業共同構建服務城市(園區)的雙碳技術工具箱,深度研究光伏及風電提質增效材料及技術、新型儲能技術、氫能技術、生物基新材料技術、生物基能源技術、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在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的應用及投資價值。為城市的重點行業提供綠色轉型及產業結構升級提供綠色金融及綠色科技解決方案。
本次專家有關成華、袁祥飛、陳瑾、王軼璞、劉錦文、石彤、李建、商艾華、馬昕、杜凱等
關成華,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北京大學法學理論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珠海)主任,兼任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綠色產業平臺中國辦公室主任、珠海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同時擔任北京市政府專家咨詢會委員、工信部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研究院特聘專家、珠海市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佛山市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工作專家顧問等職。
著作:•《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0》,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1.04;《踵事增華:可持續的理論解釋與案例舉要》(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01;《日新為道: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治理創新》(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01;《富轢萬古: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真實進步指數》
首都科技發展研究院: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8月,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發起,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為秘書長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承建,是立足首都、服務全國的新型智庫。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旨在突出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充分發揮和利用首都科研、人才、產業、金融等資源優勢,為北京乃至全國城市和區域的創新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和專業服務。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秉承“日新為道”的核心價值觀,以“有態度的堅持,有溫度的洞見,有力度的開拓”為工作理念,采取小核心、大網絡的組織方式,凝聚國內外百余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組成高端、高效的研究與運營團隊,致力于打造集學術與政策研究、戰略與咨詢服務、金融與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可持續創新發展平臺。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聚焦創新創業和綠色發展,堅持“國際化、地方化、定量化”,對領域內前瞻性、關鍵性、緊迫性問題開展重點研究,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戰略咨詢、技術和金融服務以及專業培訓。目前,已連續出版《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等品牌研究成果30余部;完成科技部、中國科協、環保部、北京市、深圳市等政府委托專項課題200余項;為中國中車、國家能源、北京公交、碧桂園等知名企業提供戰略咨詢服務100余項;在江西、成都等地設立或管理產業發展基金;舉辦綠色產業、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業孵化等主題培訓班及“中國綠色發展論壇”“首科新年論壇”等交流論壇;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歐盟、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亞洲理工學院等國際組織和高校等深入開展合作,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社會影響。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orld Green Design Organization, WGDO),于2013年9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立,是世界上首個致力于推動綠色設計發展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2020年3月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經公安部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辦公室批準正式成立。WGDO旨在全球范圍內倡導和傳播“綠色設計”理念,以“綠色設計”為手段引領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變革,實現人與自然融合共生。通過世界綠色設計論壇中國峰會、歐洲峰會、世界綠色設計博覽會以及評選綠色設計國際大獎/綠色設計國際貢獻獎、評選中歐綠色旅游城市、發布《世界綠色設計報告》、WGDO推薦綠色設計產品等形式,促進“綠色設計”信息、技術、材料、項目、資本、人才等交流與合作,搭建全球性綠色發展對話平臺。WGDO由執委會、理事會、會員大會組成,會員覆蓋近三十個國家。目前已經在布魯塞爾、倫敦、巴黎、米蘭、斯塔萬格、赫爾辛基、北京、揚州、香港等城市形成資源平臺,已建立18個專業委員會及9個專門委員會。連續七年通過論壇、展覽、表彰、獎勵等形式,表彰了西門子、海爾、寶潔、萬科等數百家領軍企業和數百位領軍人物,促成了一批綠色設計成果轉化落地。已與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國際組織建立了工作聯系。